烏托邦的日常(讀書心得
Better Than Before

 
跳舞的青蛙看起來好歡樂。
 
本書光是封面就足以構成閱讀的理由了。(這麼外貌協會?但交朋友都可以靠外貌第一印象,讀書沒有道理不行XD)
 
作者的另一本書《過得還不錯的一年》原本也在我預計閱讀的書單上,不過之前偶然翻了目錄,發現她用月份當章節,整本書從一月寫到十二月,但每個月份裡的生活小感悟(?)卻似乎跟季節沒什麼關聯,既缺乏主題又有點瑣碎,害我突然興趣大失。
 
不過這本《烏托邦的日常》寫得還算有系統。
 
本書的主題是「如何養成好習慣」使「自己過得越來越好」。作者認為好習慣有助於提高生活品質,然而多數人(包括作者本人)即便心裡知道,可實際做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常常產生知易行難的無力和矛盾:想要改掉壞習慣,卻總是無法堅持;想要養成好習慣,卻總是三分鐘熱度。
 
為什麼培養/戒掉習慣會如此困難呢?
因為人腦一旦建立起模式後,為了節省精力和能量,會下意識地循例去做。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而作者認為,如何「因人制宜」地建立起新模式,減少下定決心後的猶疑不定,則是改變習慣的關鍵。
 
是故,在制定改變習慣的做法前,應先認識自己的性格傾向。書裡將人的性格傾向大致分為四種:自律者、質疑者、盡責者、叛逆者。每個人可能包含一種以上的性格傾向,也可能僅僅集中在某一種。
 
自律者能輕易達成內外期望(即便下大雨還是要走完行程);而質疑者只有在覺得合理的情況下,才會達成期望(除非有冒雨完成的必要才會走完行程);盡責者容易回應外在期望,難以達成內在期望(如果別人都希望冒雨走完行程那就走);叛逆者則是抗拒內外所有期望(大家都走完行程那我偏不)。
 
作者還觀察到,大部分的人幾乎都屬於質疑者或盡責者,因此在制定改變習慣的做法時,常常必須將外部因素納入考量才容易成功(是否方便,是否有效,是否有人問責)。
 
此外,書裡也列舉了不少改變習慣的做法和實例給讀者參考。這些實例幾乎都來自於作者周遭的朋友或親人,因此讀起來不僅相當貼切你我生活,同時也非常輕鬆活潑。與其說是在闡述某種理論看法,不如說是在分享心得感想(生活小故事?)
 
本書雖然頁數很多,不過由於作者的文字流暢,讀起來並不如想像那般厚重;加上書中其實包含了很多作者的生活小插曲(和習慣養成或戒掉有關),優點是平易近人,缺點是稍嫌瑣碎。
 
 
#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