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臣(讀書心得 #有雷

混淆正史界線
迷惑性十足的三國小說。

本書背景是夷陵之戰後,劉備敗亡,諸葛亮一肩扛起復興漢室的大業,但卻面臨將才凋零,南中蠻亂的困境。作者說,因為他是亮粉,所以想實現諸葛亮歷史上的未竟之志;我雖然也覺得自己是亮粉,但寫不出北伐成功的平行宇宙。

這大概就是骨灰級鐵粉和一般鐵粉的區別。
尤其作者看起來還對三國的地理人文瞭若指掌。

小說楔子描述劉彰臣子鄭度獻策拒劉備入蜀,但不被採納;而後鄭度歸隱山林,育有二子分別為鄭彥、鄭璞。事實上,鄭度在歷史上真有其人,只不過生卒記事不詳。作者抓住這虛實的縫隙, 就讓鄭度兒子被魂穿了XD

小兒子鄭璞在大病一場後,靈魂換了個現代芯。雖然靠著祖父輩的庇蔭足夠躺平混吃等死,卻又不甘心來到傳奇的三國竟毫無作為,重點是,他是個不想看到諸葛丞相抱撼而終的亮粉!(讀到這裡可以合理推測作者就是把自己帶入魂穿人角色)

於是鄭.現代芯.真亮粉.璞決定力爭上游以期早日面見偶像。
第一步就是把南朝才出現的《千字文》默寫出來。

由於這段情節,我特地去搜尋了千字文到底在說什麼。然後不出意料地發現,這似乎不是一個普通現代人可以隨意默背出來的內容。(只能說作者為了有朝一日能魂穿見偶像準備得非常充份)

相較於其他小說裡的魂穿人拼命搞科技發明,或是系統外掛加身,本書的魂穿鄭璞十分低調融入社會,僅弄出了簡單的算盤和手推車。然而,讀者諸君需時刻注意這是個「熟知三國知識的亮粉魂穿人」,否則大概會覺得他的言行舉止(對一個普通魂穿人來說)非常突兀。

而在鄭璞如願憑著《千字文》獲得關注,並被馬謖引薦給偶像後,第二步就是籌謀背刺同僚。
鄭.未來魂.後見之明.璞得設法讓馬謖不去街亭壞事。

為此,鄭璞先是藉機提醒馬謖領軍之道在於平易近兵而非紙上談兵,接著又在跟偶像論策的過程裡不著痕跡地用「軍損過半數,而使兵不潰者,可當之」的評斷將馬謖踢出守街亭的人選。

因為鄭璞明裡暗裡的小動作,讓偶像越想越覺得北伐這事實在太重要!街亭這地方實在太關鍵了!
所以,最後決定他親自出馬!

諸葛亮守街亭自然是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事。然而本書的敘事給人一種感覺:只要把馬謖從街亭弄走,北伐似乎就成功了一半(欸)就連好不容易保住街亭的鄭璞,也被馬謖不管守哪裡都想要搞事的想法給驚到了。

  「子瑾,正所謂『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待敘完諸多見解罷,他便雙眸灼灼,神采激昂而道,「彼那逆魏不得人心,治下之地叛亂群起,我等若是出兵占了蕭關,亦是為我大漢奪得了日後兵出關中三輔的道路,于他日光復故都裨益也!」
  鄭璞聽罷,臉龐之上波瀾不驚。
  心緒,卻如滔天駭浪平地起。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即便是在蕭關道這種崎嶇之地;只需勒令士卒嚴加防守,便可坐等戰功從天而降之處,馬謖竟也會有節外生枝之念!
  莫非,此乃天意昭昭乎?《蜀臣》

大概馬謖就是個天生的攪屎棍。
本性難移。

不久,鄭璞暗地的背刺終於迎來了馬謖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報應。剛愎自用的馬謖被殺得潰不成軍,鄭璞只能無奈阻止魏軍銜尾追來,甚至還自覺命不久矣地寫了絕筆信給偶像。收到信的偶像很難過,擔心自己可能失去一個小迷弟……咳不,是大漢可能失去一個頂樑柱。

這裡非常有趣的一點是,作者讓真實的正史和虛構的想像錯置融合,相互對照的同時還能兼顧合理性,筆法堪稱鬼斧神工。

例如,蜀將王平在正史和小說裡都在馬謖麾下,都同樣不贊同馬謖專斷變策,差別是正史裡他獨力難支街亭,而小說裡則跑去和鄭璞一起堅守蕭關道。這也導致了正史裡的魏將張郃成功攻下街亭,但在小說則因為攻不下被氣死......

總而言之,守街亭和戰蕭關道寫得很精彩。
是本書我最喜歡的情節之一。

順利奪取隴右(隴西)後,固然足以讓諸葛丞相心花朵朵開,但鄭璞依舊擔心偶像「出師未捷身先死」。
所以第三步便是爭分奪秒謀詭計,偷襲埋伏樣樣來。

小說裡涼州和河套平原的攻伐,除了縝密的行軍佈陣外,亦細寫了羌人、匈奴、鮮卑等外族勢力,以及與魏國謀略的交鋒。老實說我對三國時北方民族的發展沒什麼概念,但就很佩服作者腦內豐富的史地知識。這些相互配合的細節,增添了戰爭局勢的深度與立體感。

我認為本書最讓人驚豓的地方在於,用大量真實的人物和事件為基底,創造出以假亂真的三國歷史。而鄭璞獨自置身於改變原有歷史的風險中,內心偶爾冒頭的不安又十分詼諧好笑。像是當姜維攀絕壁繞後攻襲鸇陰城,可是久久沒有現身的時候,鄭璞外表乍看平靜,內心卻慌得一波。

  再度陷入死寂的帳內,鄭璞滿臉愁容,還夾帶著一縷難以自信。
  他心中有個聲音,不停的在重複著:自己的謀劃,不會是真的,將姜維給坑死了吧?
  那是姜維啊!
  歷史上,繼丞相之後的幼麟啊!
  不會那麼薄命吧?
  嗯?《蜀臣》

因為知道這個人不會死,所以派他去做高危任務。
鄭璞的謀劃就是這麼簡單粗暴(欸不是

雖然沒有三國鼎盛期耳熟能詳的英傑,不過無論是蜀國的魏延關興張苞姜維,還是魏國的曹真張郃郭淮司馬懿,性格行事的鋪寫都相當用心,讀來非常有群像的味道。就連原本沒什麼印象的劉備謀士法正,也因為「睚眥必報」的瘋狂洗腦,讓我感受到了一種「不在場的在場」。

有些和史實不盡相同之處,作者的私設和改寫也不錯。例如歷史上的李嚴重權謀私,運糧失敗還拖諸葛亮北伐後腿;可小說裡的李嚴被鄭璞不惜名聲一心為國的舉止打動,就不怎麼搞爭權奪利了。

此外,我本來頗討厭魏延,因為他在《三國演義》裡有勇無謀,又踩滅七星燈法術,害諸葛亮續命失敗;不過小說裡把魏延寫成有腦子又可以衝鋒陷陣的桀傲大叔,讓我提升了不少好感度。

重點是,作者讓諸葛亮在本該殞命的五丈原逼退了司馬懿!
真是太痛快了。

而在情節方面,包括歷史上魏延提出但沒實行的子午谷奔襲長安,諸葛亮半途退兵的陳倉城圍困,都被作者巧妙地改寫,並運用在北伐的路上。甚至於,作者還非常有大局觀穿插了東吳孫權的戲份,像是石亭之戰,合肥新城之戰等等,既環環相扣又富有整體感,讀起來相當過癮。

小說最後的結尾也寫得很感人,圓滿的不止是重奪關中的北伐勝利,還有諸葛亮終於無憾的鞠躬盡瘁。尤其是在劉備墓前回憶過往,虛影之間眾將雲集的風采與雄心,氣氛營造讓人有種想噴淚的衝動。

真的是對諸葛亮非常有愛的一本書。

#茶漸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