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在故宮修文物(讀書心得
在歷史的長河裡,沒有什麼不是
千錘百鍊
心情浮躁的時候讀這本書,像給人一棒打昏,不知不覺就變安靜了。其實,這本書也讀不快,裡面有太多專業術語,得一字一句讀它的解釋。讀完,想一想,也沒有很懂,但也就這麼讀過了。裱畫的那章,我覺得揭命紙好酷,但畫芯長什麼樣就好難想像。
裡面有很多句子,讀的當下,我很喜歡,佇目重讀了兩三次。但開始寫心得,原句就忘得一乾二淨。得重翻書頁,有些我大致記得位置,像這段:「人們內心仍然渴望一些更加長久不變的事物,像海水泡沫下的岩石。……他們的職業生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與專注,隱隱安慰了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我在故宮修文物》
有些我連位置也記不清楚,就只好跳過。回想起來,記得完全的只有這句:「我選擇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我最喜歡的。」《我在故宮修文物》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白馬嘯西風》
「好」是一種客觀綜合的指數,而「喜歡」是個唯心命題。我有時希望這是個凡事都標準答案的世界,但其實那並不有趣,而且數學很差的我大概很難活下去。往往,聰明的人想法太多,所以自繭自縛,因此我覺得人還是應該要笨一點,比較勇敢。
讀完會想去看電影,看看紀錄片的表現方式。我記得士林的故宮也拍過文物電影,好像是劇情片,片名叫《經過》,由桂綸美主演。但看完沒什麼印象,覺得挺悶的。
大概,歷史大多時候是很悶的。不是每一幕都像三國演義一樣高潮迭起。
修文物也是很悶的。重覆著相同的打磨打漿打漆或什麼的,花三四年才能臨摹一幅畫(清明上河圖前前後後畫了十幾年),烏龜可能都從山頂到山下來回兩趟了。
這或許真的不是最好的。
但是我喜歡,就好。
#有點勵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