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歐根尼變奏曲(讀書心得 #有雷

 
宛如玩具箱的短篇推理小說集。
(看完只記得內容不記得名字的一本書)
 
書名叫《第歐根尼變奏曲》。因為對古典樂不熟,還特地上網查了一下,只是沒想到一輸入書名,跳出來的全都是陳浩基小說的介紹,結果還是不知道到底是什麼音樂。幸好作者在後記有附註說明。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邊聽音樂邊搭配各篇小說一起閱讀。
 
窺伺藍色的藍 Var.I Prélude: Largo
聖誕老人謀殺案 Var.II Allegro e lusinghiero
頭頂 Var.III Inquieto
時間就是金錢 Var.IV Tempo di valse
習作.一 Étude.1
作家出道殺人事件 Var.V Lento lugubre
必要的沉默 Var.VI Allegro patetico
今年的跨年夜,特別冷 Var.VII Andante cantabile
加拉星第九號事件 Var.VIII Scherzo
Ellie, My Love Var.IX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
習作.二 Étude.2
咖啡與香菸 Var.X Presto misterioso
姊妹 Var.XI Allegretto malincolico
惡魔黨殺(怪)人事件 Var.XII Allegretto giocoso
靈視 Var.XII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習作.三 Étude.3
隱身的X Var.X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
 
作者在後記表示,因為他不想只是雜燴似地將短篇小說湊成一本書,所以才採取了這種樂曲編排的形式。在還沒看完作者後記的此刻,老實說,我不太能感受到作者特別安排的深意。雖然明白作者肯定有他的用心,但像我這種大逆的讀者基本只靠直觀來閱讀,而且善於捥拒作者的好意(笑)
 
與需要保有前後一致整體感的長篇小說不同,短篇小說集可以涵蓋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物時空背景敘述,其優點是富有變化,這點本書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第歐根尼變奏曲》裡的主題有鬼怪,也有靈異;人物有平凡上班族,也有變態殺人魔;手法有本格殺人,也有敘述詭計;背景可以是香港,是歐美,是宇宙,也或許是某個不存在的反派基地……。從此可以一窺作者不拘一格(不被一格所拘)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本書裡,我特別喜歡幾篇:〈窺伺藍色的藍〉以透過網路窺伺他人生活的變態殺人魔為主題,性別、被害者、兇手的三重反轉設定令人驚豔。〈作家出道殺人事件〉描述一粧運用密室的本格殺人,身份置換的詭計同樣讓人不小心就掉入陷阱。〈Ellie, My Love〉在家庭日常的背景下展現了敘述詭計強大的誤導,最終再現「真兇必定會重回現場」的經典設定。
 
最後是〈隱身的X〉,就算單獨成書也毫不遜色的壓軸之作。我幾乎能想像出書腰包裝上的宣傳詞:「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一堂冷門的推理課程、意外闖入課堂的「我」,究竟誰才是教室裡隱身的X--」 雖然是短篇小說,邏輯思考的難度卻與長篇小說不相上下。
 
以下大雷。
 
 
 
〈隱身的X〉描述「剛上完課」的我,因為一場午前暴雨而被困在山上的教學樓。百無聊賴之下,我決定到另一間教室旁聽,卻沒想到課程內容是推理小說,而選修的同學們為了獲得全學期的A評價,決定接受「教授」找出教室裡隱身的X的挑戰。
 
我非常喜歡這個既不是殺人又不是偵探的推理背景。而在作者闡述推理背景的同時,就已經埋下了兩個身份梗:「剛上完課」(乍聽像學生其實不是)、「教授」(被稱呼而非自我介詔)。作者真的是好愛玩身份誤導。本書的各篇小說裡幾乎都有類似的手法。
 
除了一開始的埋梗,學生們之間可以彼此欺瞞競爭的設定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事實上,這是我認為這短篇寫得最好的地方。由於最後能獲得A成績的只有一人,所以同學們在努力找出誰是X的同時,也必須提防其他人先一步推理出X的真實身份。
 
在這種「多名偵探不能互相合作,反而要互扯後腿」的前提下,不僅增添了推理難度,同時給了混在偵探中的真兇更多打混摸魚的空間。簡直絕妙。
 
雖然讀者心知肚明敘述者「我」絕不是隱藏在教室裡的X,但隨著推理的進行,充滿說服力的指認,一度也讓我產生了「這難道又是敘述性詭計嗎」的錯覺。不管是沉默觀察眾人的人,或是領頭做出邏輯推論的人,這個那個每個人看起來都超級可疑。
 
會不會教室裡根本沒有助教假扮的隱藏的X?一切都只是教授做的障眼法?
 
看到後來,我也不禁產生了同樣的推論。然而,我卻沒辦法像小說中的鴨舌帽一樣,想出一個「既不公開X的真實身份,同時又能證明X並不存在」的方法。他的做法是讓嫌疑人各自撕下一角代表身份的紙片,接著將大片寫有文字的紙片以匿名投入箱子。如果最終箱子裡面沒有「X」字眼的紙片,那就表示「X不存在」的推理正確;而如果箱子裡出現了寫有「X」的紙片,最後也可以用拼合兩張紙片(投入箱子裡的大張紙和各自保留的小張紙)的方式來找出X到底是誰。
 
不得不說,這短篇出現的各種邏輯論證實在太強了。
 
結果箱子裡並沒有出現寫有「X」的紙片。那是代表X不存在嗎?當然不是。這時候出現了「可能存在X共犯」的宣言。但我認為「有共犯撕紙把真正X的紙片替換」的想法頗有破綻。因為撕紙不僅需要動作,還會發出聲音,在真實的空間裡無論如何都會被注意到,而現實又不是靜態的小說文字敘述。
 
結果,這只不過又是另一個作者使出的障眼法而已。隨後謎底揭曉。
 
隱藏的X並不在學生之中,而助教一開始便假扮成教授提出遊戲。做為遊戲規則的說明者,他拿出紙片,在上面像是示範般地寫下「X」,對摺後放入上衣的口袋。如此一來,遊戲開始的瞬間,隱藏的X便完美地逃出了遊戲之外,並且留下了「嫌疑人在你們之中」的假象。
 
老實說,這個「以助教替換教授,以教授替換學生」的謎底我並不十分欣賞,或者說,我反而認為這是全篇小說最老梗的地方。更別說作者居然在同一篇小說裡用了兩次(「我」的真實身份其實是教授)。不過除此之外,能在如此十分有限的篇幅裡,構思各種巧妙的邏輯論證,足見作者強大的推理寫作能力。
 
真不愧是華文世界推理小說的第一人。〈隱身的X〉根本是最強的短篇推理小說。說不定還是世界最強。
 
#陳浩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