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不著的那一年(讀書心得

不眠之語。

我不推薦這本書。原來是想讀看看別人失眠都在想什麼、做什麼、怎麼解決,但讀完發現,除了對作者精準描述失眠的情形感同身受外,沒有太多額外的收獲。

如果我現在正為失眠所苦,我應該不會想讀這本書。
畢竟比起相濡以沫,我更想順利入眠。

  如果殺了某人意味著能夠得到他們的睡眠,我會殺人的。《我睡不覺的那一年》

譬喻有多兇狠,內心就有多絕望。我曾在一本名為《然後你就死了》的千奇百怪死法書裡,讀到一個關於「睡不著會怎樣?」的章節,至今令我印象深刻。那個章節講的是,一個人想挑戰連續不睡覺的金氏世界紀綠,然後在連續十天沒睡之後,因為太過危險而終止實驗。

不睡覺會死。
而失眠讓人生不如死。

本書的最後感覺作者似乎沒有完全解決失眠的問題。在所有的儀式偏方秘訣都失效的時候,漫長的時間就變成了無止盡的折磨,而沒有人想在此種情況下體會永恆的真意。

  我晚上不看時鐘,但已經有太多個夜晚是清醒的,所以我通常知道十至二十分鐘約莫是多久:我知道時間流逝的紋理,以及當夜晚磨蝕時,我思緒的紋理。此刻差不多開始出現磨損的跡象。微小平靜的信念變得挫敗。寬怒原諒變得可笑。《我睡不覺的那一年》  

沒有失眠過的人大概沒辦法體會這種感覺,但有體會過的人應該不想再經驗第二次。在失眠的國度裡,所有色彩鮮明的事物都令人厭惡不已,所有輪廓清晰的夜風與音都像是徒勞無功的嘲諷。全世界都睡了,只有你睡不著。你渴望一無所知,渴望陷落黑暗和無意識的地底,然而你的大腦卻像瘋狂運轉的機器不斷加速前進。

  但那天晚上我睡得很爛,她寫道。當她寫下這個句子時,她對什麼是很爛的睡眠一無所知,她知道這個單字,她知道這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用來形容包括睡眠在內的許多事物,但她對很爛的睡眠一無所知。現今,她對於文字的欺騙性感到震驚,每一個字都主張其權力,每一個字都渴望得到信任,我們閱讀別人的文字,從中找到與之相關的東西,在共同的經驗中得到慰藉。然而字的背後並沒有任何經驗,字可以是任何物體都無法投射的一道陰影。《我睡不著的那一年》

沒有文字能描述那種感覺。
荒涼,無邊,絕望。

這本書喚起了我當初失眠時很多不怎麼愉快的回憶。然後,如果你正處於失眠(或失眠邊緣),相信我,讀書會是一個最壞的主意──你不需要再往腦袋裡裝更多東西了!

#薩曼莎.哈維(Samantha Harve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