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書心得

紙短情長。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我本來以為這段話是錢鍾書說來形容楊絳的,但上網查了,卻發現是楊絳從書上看來分享給錢鍾書的。

《我們仨》的網路書籍介紹摘了這一段的由來,但我看完整本書卻沒有印象這段到底出現在哪裡。除此之外,書裡的回憶明明是從婚後兩人前往牛津開始,根本沒提到兩人初遇的情況,可網路上的內容卻有兩人初見的描述。如果不是版本問題,大概或許是從錢鍾書《圍城》裡的楊絳後記抄來的?

(其實我也記不清楚《圍城》的後記裡楊絳到底寫了些什麼,只是書籍摘錄裡,還有另一段楊絳描述錢鍾書說的話:「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這個雞蛋的雞呢?」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而這段話出現在《圍城》後記,同樣沒有出現在《我們仨》裡。)

《圍城》我從頭到尾看了兩遍。兩遍看完都沒有太深刻的感觸,更體會不到小說裡「新儒林外史」的諷刺幽默。自我反思的結果是,因為搞不懂複雜的時代背景,見識不了幽微的人情世故,所以也品不出書裡言外之意的趣味。於是我後來便把這本小說二手賣了,結果現在倒有點遺憾,驗證不了楊絳的後記到底寫了什麼。

當初讀完《圍城》後記,我就挺好奇楊絳是怎樣的一個人;而看完《我們仨》後,感覺她不像我原以為的詼諧靈動,反而給人一種樸素的印象。

 
《我們仨》圍繞著錢鍾書、楊絳、錢媛(圓圓)的生活點滴,既有人的個性,家的情誼;也有物的變化,時的流轉。老實說,我本來以為在動盪的政局裡,人事會有波瀾壯闊的起伏,或千迴百轉的曲折,可在楊絳溫和的筆觸下,卻只有各安其位的恬靜和自然。
 
身為劇情黨的我表示:這本書有點過於平淡了。就連哀傷也是。
可不知怎麼,讀完卻又有點悵惘,像是不知身在何地,該往何處。
 
#楊絳


  

  

  

  

  

  

 %E6%9C%AA%E5%91%BD%E5%90%8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