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變(讀書心得 #小雷 

 
人類無法抗拒身體的誘惑。
 
作者的原文小說在2003年出版,中文譯本在2019年出版,然後我2020年才借到這本書──都已經17年過去了呢(笑)。在2003年,或許這本小說營造出的世界觀和科技元素很驚世駭俗,但到2020年讀來已經覺得不算什麼了。
 
我第一次看到關於「人類意識數位化儲存」概念的作品是《Zegapain》。2006年的動畫。它的背景科技是通過量子力學的方式進行人格的數位化。雖然我完全不知道在實作上到底該怎麼運作,但反正故事的重點也不是向觀眾解釋科技,而是呈現在有著這樣科技的世界裡,人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至今《Zegapain》仍是我心中排名第一的科幻動畫神作,比起《碳變》不知道好看了多少倍。而也許正因為已經看過類似的概念,我對《碳變》裡的科幻設定並沒有太驚豔的感覺。
 
在《碳變》的世界裡,每個人在出生後都會安裝「暫存器」,把心智數位化。只要有錢,就能在保留人格和記憶的情況下更換軀體(義體)。有錢有勢的人甚至可以進行遠端備份,也可以複製自己身體以便汰換,幾乎可以說是不老不死的永生存在。這聽起來好像是很美好的事。跟《Zegapain》裡大家其實是被迫變成數位化人格的情況完全不一樣啊。(講太多會爆雷,請自行觀看吧)
 
也許就是這完全不一樣的出發點,使這兩部作品的高度和取向完全不同。
 
我個人當然是認為《Zegapain》裡生存和科技交織的情節更勝一籌。因為說到底,其實《碳變》就是一本「擁有科幻背景」的刑事偵察小說。本書雖然結合了賽博龐克和冷硬推理,但涉及人性和哲理的探討卻滿少的。無論是改變人生活的科技,或者是兇案發生的動機,都給人一種缺乏深度的感覺。或者這該歸因於主角武.科瓦奇的行動邏輯,他本來就不是一個會糾結於存在或本質的人(笑)。
 
寫了這麼多,其實我對這本書基本抱持著負評的觀感。雖然小說有可取之處,但身為一個閱讀時間有限的人,實在不用花那麼多心力在讀這本硬磚厚書上。我尤其不喜歡作者在最後揭曉謎底時出現的藥名。那是作者自製的科幻藥品,而且之前在本書中只出現過一次。為了查出這個藥到底是什麼東西具有什麼功效,我第一次在看紙本書的時候產生了「好想使用word關鍵字搜尋功能」的想法。
 
明明是個「!」真相大白的地方,我卻只有「?????」這是什麼東西的黑人問號。有一種推理的樂趣被破壞殆盡的感覺。真的對讀者非常不友善。要說本書中唯一一個令我覺得還不錯的伏筆,那大概就是武.科瓦奇所使用義體的真正主人的身份吧。這段從身體而來的感情線設定得還滿巧妙的。
 
最後,回到開頭的那句話:「人類無法抗拒身體的誘惑。」這大概是我從本書裡得到的最大感觸。當科技可以儲存人的心智,無論是人格還是記憶都能延續下去,不會因為肉體的衰亡或消滅受到絲毫的損壞,這似乎給人一種完美的永生就要來臨的預感。
 
然而,沒有能夠使心智行動的身體有什麼用?不過就只是資訊的記憶體。
 
永生的前提是要有能自由行動的身體啊(笑)。不然就像擁有一堆光碟卻沒有播放器一樣,根本看不到裡面的內容。一旦缺乏干擾現實世界的能力,簡直就像不存在一樣。雖然書裡還提供了讓人類心智投影在虛擬實境的解方,不過那通常是用於折磨精神的刑求啊(快樂的虛擬實境要錢,但痛苦的不用XDDDD)
 
人類對於該如何折磨別人一向很有心得。如果變成數位化的資料根本完全無法反抗,就連想死也死不了,只能一直活在生不如死的精神痛苦中。老實說我最怕這種精神攻擊了呢。根本無計可施。
 
與其這樣的話,不覺得擁有可以自我了斷的身體幸運多了嗎?
才不想被數位化呢。
 
#理查.摩根(Richard K. Morga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