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碎夢大道(讀書心得
不知道該怎麼評價的一本書。
從風格來說,偏美式,有明顯的冷硬派偵探小說的影子;另一方面,舊社區拆遷和集會抗爭的社會題材描述又很台式。這兩者的混搭雖不至於不倫不類,但老實說也沒有亮點。其中,我最不喜歡失憶主角擁有的超能力設定--這個設定不僅多餘,對人物的塑造沒有幫助,而且跟案件沒有任何關係--即使主角沒有超能力,也完全不妨礙劇情的進行。
看到主角拉拉雜雜介紹超能力功能和由來的同時,我真想建議作者把這些篇幅刪掉改寫別的。
此外,某些美式元素諸如酒吧老闆、私家偵探、失蹤舞嬢的人物設定頗為老套,讀起來沒有意外和驚喜,加上冷不防出現的酒保駭客,令整個尋人過程像在走流程,有點食之無味。小說的後半段,雖然作者試圖藉失蹤尋人將社會議題融入偵探小說,但光靠舞孃單方面的插敘滿沒說服力的,令人感覺她之所加入社會抗爭運動是因為看上攝影師的男色(嗯?)
好吧,愛情來的總是很莫名奇妙。
就像小說裡政客黑先生年輕的戀愛故事。他先是為愛逃家,然後為了自己回家。但不得不說,這段一點也不幸福快樂的戀愛卻讓黑先生讀起來變成整本小說性格最真實的人。自私逃走的性格太像人,從高處施予的性格同樣像人。至於他會為了女兒死去難過嗎?我很懷疑。
最後談談書名《碎夢大道》。
從小說(及後記)得知,這書名的靈感竟然不是來自Green Day 的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而是來自 Marianne Faithfull (這人是誰?)著實令我震驚了一番。從此可見作者跟我大概不是同一個年齡層。我聽了後者的歌,不僅歌詞完全不一樣,就連歌曲風格也大相庭徑,難怪作者要特別說明。
Marianne Faithfull 的 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令我想到拿著長煙管在酒吧咖啡廳,一邊吞雲吐霧,一邊啜飲酒精,歌聲低沉滄桑的女子。
是首好歌,但……這本小說的形象跟這首歌還是不搭啊!!XD
#臥斧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