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旅行的異義(讀書心得
Overbooked

扇動翅膀的人類。

由於懶散又不必顧慮還書期限的緣故,這本書被我從疫情中,斷斷續續地一直讀到了疫情後。雖然如今觀光旅遊基本已恢復正常,但在疫情正嚴重禁飛禁出國的時候,每次讀到書裡的內容,都讓我忍不住產生一種時空錯亂與命運荒謬之感。

本書描述的是新冠病毒(2019)爆發前的旅行世界,讀來卻莫名像隔代的遙遠歷史。
而彼時的我尚且無法得知疫情是否會有消退的一天。

我在觀光最蕭條甚至近乎毀滅之時,讀到了這本敘述觀光趨勢無可抑制的書。就很妙。現在想想,也許我就是為了感受「彷彿如異時世界」的奇妙感與「盛景亦明日黃花」的諷刺性,才不想把這本書讀完。作者在書中提及過度觀光帶來許多問題,並略帶悲觀地認為產業的發展難以阻擋──有什麼難以阻擋的呢?一種病毒,一場疫情,令觀光產業瞬間回到史前。

誰能想到?
除了小說家(笑

在這本以「旅遊」為研究主題的書裡,作者以一個記者的角度,結合報導與文學,揭露了普通人無憂假期背後的觀光隱憂。這些隱憂源於外地人湧入觀光地所造成的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等衝擊,顯而易見的包括有物價的上揚、財團的入侵、垃圾的增加等等。除此之外,更恐怖的是商業帶來的利益──它不僅改變了當地的產業結構,更影響了政府的施政方向與人民的道德價值。

不論是「文化觀光」,或是「消費觀光」,還是「自然觀光」,作者在書中都多有著墨。她透過實際的旅行體驗、資料蒐集、人物訪談,將多方觀點融入第一手的觀察報導裡,同時也試著用客觀中立的文字描述觀光帶來的好與壞。即便觀光帶來的財富能促進經濟,改善貧窮,但在權力與資源皆不均等的情況下,低階的勞工與平民依舊擺脫不了剝削,更別提口不能言的海洋與森林。

至於全書最震驚我的部分,無疑是遊輪造成的環境汙染。這直接導致我讀了這章之後,決定再也不搭遊輪了(雖然本來就沒有喜歡)。搭遊輪觀光的目的,說白了,就是在一條豪華的船上解決三餐和娛樂,我認為它既沒有文化歷史的深度,更缺乏自然風光的吸引力(除了海上漂流)。然而,行走在海洋的遊輪事實上是個巨大的垃圾製造場。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資料,每艘遊輪平均一天製造:兩萬一千加侖的人類排放汙水、一噸的固態垃圾、十七萬加侖因洗澡、洗碗與洗衣而產生的廢水、六千四百加侖來自巨大引擎的含油艙底汙水、二十五磅電池、日光燈管、醫藥廢棄物與過期化學藥品,還有八千五百支塑膠瓶。
  再將這些數字乘以一整年和四百艘遊輪,你大概就會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可是目前並沒有精確的研究去瞭解那些廢棄物的處理情形,因為遊輪一旦進入國際海域,就不需要遵守任何一州或國家的法律。《旅行的異義》

除了環境汙染,遊輪服務生的工作時長與薪資待遇也出人意料地糟糕,讓人感到遊輪觀光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既讓資本家可以輕鬆賺錢變富豪,又不必扛起該有社會義務與環境責任,令人氣憤。

「整體而言,我們單純的假期和旅程徹底改變了各國人民的生活和命運。」作者在結語裡這麼表示。相較過去歷史中,多數人民至死未曾離開過國家;「觀光」這個概念出現不過百年,卻已經變成當代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蝴蝶扇動翅膀,當人類留下足跡,改變的又豈止一時一地?


#伊莉莎白‧貝克(Elizabeth Becke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