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逆思維(讀書心得
Think Again

不變的變。

本書翻成「逆思維」乍看之下頗有顛覆傳統的反叛意味,又帶著標新立異與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抬槓感──這種彷彿中二氣息的書名是我一開始不太感興趣的原因。不過後來讀了發現作者並不是剛愎自用的槓精,而且書名從英文直譯成「再思考」反而比較貼合主題。

在序言裡,作者以「消防員藉著放火逃離森林野火」為引,帶出「轉換思維」的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出於職業身份經驗,採用重覆的慣性做法來節省時間心力,卻也因此容易陷入「不假思索」的僵化盲區。

既然已經有現成方法,大腦就懶得思考新途徑。
然而舊方法卻不一定都正確恰當。

本書的內容主要分成三大部分:更新個人,啟發他人,翻新集體。作者從一份針對大學生在考試裡是否願意回頭更改答案,以及更改前後的成績結果,帶出「重新思考」為何如此重要,又如此困難。

  當然了,有可能第二次的答案並非與生俱來就比較好;它們會比較好是因為學生通常不願意改答案,只有在他們具有相當自信時,才會去做更動。但是最近的研究提出一個不同的解釋:拉高成績的原因不見得是去更改你的答案,而是去考慮你是否應該更改。
  我們不只對於重新思考答案心生猶豫,我們也對重新思考的想法感到遲疑。……
  部分的問題在於認知惰性。有些心理學家指出,我們是心理吝嗇者:我們經常偏好維持舊觀點,而非辛苦掌握新觀點。然而,在我們抗拒重新思考的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力量。質疑自己會使得這個世界更加不可預期。這需要我們承認事實可能有了變化,曾經是對的現在可能是錯的。重新考慮我們深信不疑的事會威脅我們的認同,感覺有如我們失去的部分的自我。
  重新思考在我們生活中的每個面向都是件難事。說到我們的所有物時,我們會樂於更新。當我們的衣物過時了,我們會汰舊換新;當廚房趕不上流行,我們會重新裝潢。然而,如果說到我們的知識和看法,我們傾向堅持己見。心理學家把它稱為抓住及凍結。我們喜歡確信的自在勝過懷疑的不自在,而且我們會在堅定信念之後不再更動。我們會嘲笑別人還在使用Windows 95,然而我們卻對自己在一九九五年就形成的看法緊抓不放。我們聆聽那些使我們感覺良好的觀點,而不是讓我們更努力思考的想法。《逆思維》

書中的每個章節多以實際案例結合日常經驗,用深入淺出的方式灑下「質疑」的種子,並強迫大腦經營「再思考」的枝幹,然後結出「新思維」的果實。其中,關於「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科學家」四種思維模式的比喻既精闢入理又貫穿全書,亦可說是影響心智改變的關鍵。

  二十年前,我的同事菲爾.泰特拉克發現了某件別具意義的事。當我們思考及談話時,我們經常淪入三種不同職業的心態:傳教士、檢察官及政治人物。在這些模式之中的每一種,我們會採取的個特定身分,使用一組明顯的工具。當我們的神聖信念處於危險中,我們會進入傳教士模式:我們會布道,保護並宣揚我們的理想。當我們在別人的論據看到瑕疵時,我們會進入檢察官模式:我們列舉理由來證明別人是錯的,並打贏這個案子。我們在尋求贏得群眾支持時,會轉換到政治人物模式:我們爭取遊說選民的認同。風險在於我們是如此深陷宣揚我們是對的、控訴那些錯了的人,並且以政治行動爭取支持,以至於我們根本沒費心去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逆思維》

  我最愛的偏誤是「我沒有偏見」的偏誤,也就是大家相信自己比他人更客觀。結果是聰明人更可能落入這個陷阱。越聰明的人越難看到自己的局限性。擅長思考會讓你更難以重新思考。
  當我們處於科學家模式,我們會拒絕讓自己的理念變成意識形態。我們不會從答案或解決方案開始,而是跟隨問題及難題的帶領。我們不會依直覺而大肆宣導,而是接受證據的教導。我們不會只是對他人的主張抱持健康的懷疑,更會勇於反對自己的論點。
  要像科學家一樣地思考,需要的不只是以開放的心應對。這意味著積極地保持開放心態。這需要搜尋我們為何可能錯誤,而不是我們一定正確的理由,並且根據我們學到的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這在其他心智模式之中十分罕見。在傳教士模式,改變我們的心態代表著道德弱點;在科學家模式,這是智力完整的表徵。在檢察官模式,容許自己被說服是承認挫敗;在科學家模式,這是朝真相跨出了一步。在政治模式,我們在胡蘿蔔和棍子之間變換立場;在科學家模式,我們在更清晰的邏輯和更強大的數據之間轉移。《逆思維》

雖然每個人不見得能成為學術上的科學家,但可以努力調整自我變成心態上的科學家。也正因為放下既定的成見是一件困難的事,作者才有機會出版本書(嗯?),並用實例搭配論述,提醒讀者如何轉換思考。

除此之外,作者援引「紙上談兵」和「冒牌貨」互相對照,巧妙地指出了過度自信和過份懷疑之間的平衡點,並強調信心與能力的相輔相成,才能保有自信謙遜的態度,以避免登上愚蠢山而不自知。

  在容易把經驗及專業搞混的情況下,像是開車、打字、瑣事及管理情緒的部分,我們也傾向過度自信。然而,當我們能輕易辨別自己缺乏經驗,像是繪畫、開賽車以及快速地倒背字母時,我們會低估自己。……
  我們是從新手進步成業餘者時,才變得過度自信。一點知識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在我們生活中的太多範疇裡,我們從不曾獲得足夠的專業知識去質疑自己的意見,或是發現我們不知道什麼。我們只有足夠的資訊讓自己感到有信心發表看法,做出判斷,但是沒有意識到我們已經爬上了愚蠢山的峰頂,卻不曾翻過山頭到另一邊。《逆思維》

緊接著,作者從「預測」著手,說明「認錯」到「修正思考」到「正確」的過程。而多數人常常難以踏出質疑自身錯誤的第一步,這不僅因為內心的傳教士總是下意識地想維護自我信念,同時也因為內在的認知惰性使大腦抗拒重新思考其他的可能。

  我的同事菲爾.泰特拉克發現,與其說預測能力是關乎我們知道什麼,不如說是在於我們如何思考。……
  預測成功唯一最重要的驅動力是他們有多常更新他們的信念。最優秀的預測者會進行更多的重新思考循環。他們擁有自信的謙遜,能懷疑自己的判斷力,也有好奇心去發掘新資訊,引領他們修正自己的預測。……
  這就是最佳預測員超越群倫之處:他們渴望再次思考。他們把自己的看法視為直覺,而非事實;當作有趣的可能性,而不是加以擁抱的事實。他們在接受理念之前會先提出質疑。他們會不斷尋找新資訊及更好的證據,尤其是無法證實的證據。《逆思維》

在「自我糾錯」之餘,書中更以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為例,闡述建設性的衝突如何協助人重塑思考、激發創意。作者認為衝突可以分為「人際衝突」和「任務衝突」兩類,前者容易引發個人情緒,後者專注於目的本身。當人們吵架時,若能避免將自我認同與做事方法劃上等號,則較能從異議的意見中獲得成長。

  重新思考需要不同的網絡:一個異議網絡,一群我們相信會指出我們的盲點,並且協助我們克服弱點的人。他們的角色是藉由督促我們謙遜以往自己的專業、懷疑我們的知識。並且對新觀點產生好奇,進而啟動重新思考的循環。
  理想的異議網絡成員是不尋求他人認同的人,因為他們不怕質疑既定的做事方法,並且要我們為重新思考負起責任。《逆思維》

  不尋求他人認同的給予者經常能做出最佳的批評:他們的用意在提升那個作品,而不是滿足自己的自尊。他不是因為自己感到不安而批評,他們是因為在乎才提出異議。他們給的是嚴厲的愛。《逆思維》

雖然多數人通常下意識地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但在作者的論述裡,對事不對人的異議份子就如同「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既能修正目標、精進任務,又能啟發創意、鼓勵思考。

然而,一旦當自身成為異議份子時,又該如何表達意見、影響他人?作者以「辯論說服」、「換位理解」、「溝通聆聽」三種模式,討論在不同的情況下如何讓他人接納建議,扭轉固有印象,改變保守心態。

  大部分的人把爭論想成天平:我們在自己這邊堆疊越多理由,天平就越有可能傾向我們這一方。然而專家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們實際上提出較少的理由來支持他們的論點。他們不想淡化他們的最佳觀點。正如瑞克門所言:「一個較弱的論點通常會削弱一個較強的論點。」
  我們提出越多理由,人們就越容易越拋棄最不可靠的那個。他們一旦拒絕了我們的辯護理由之一,他們便越容易排除我們的整個論點。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普通的協商代表身上:他們帶了太多武器上戰場。他們節節敗退的原因,不是出於他們最令人信服的觀點的強度,而是他們最不令人信服的觀點的弱度。《逆思維》

有技巧的協商專家通常不以「防禦-攻擊」的姿態出現,他們理性溫和,善用提問化解對方的敵意,同時避免多管齊下的論述,只專注於單一核心。作者以募款為例,很好地說明了「多面不如一點」的道理。

  當我們給他們各種不同理由去捐款,我們引發他們意識到,有人想要說服他們捐錢,然後他們便起了防備之心。單一論述感覺像對話,多重論述會變成猛烈攻擊。《逆思維》

因此,從辯論到說服的過程,其實不是擊敗對手,而是瓦解抗拒,進而讓對方產生認同。正如同心理學家所發現的:「最可能說服你改變心意的人是你自己」。同理,要改變固有印象和刻板認知,亦得先了解認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根據心理學家喬治.凱利的觀察,我們的信念就像一副現實護目鏡。我們用它看清這個世界,探索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想法造成威脅的事物會砸裂這副眼鏡,讓我們的視線模糊。我們自然會心生提防做為回應,而且凱利注意到,當我們企圖辯護我們在內心深處明知是錯誤的想法時,我們會變得分外具有敵意。我們並未嘗試戴上不同的護目鏡,而是變成心理柔術表演者,不斷扭曲轉動,直到我們找出一個視角,讓我們目前的視線保持完整。
  在社交方面,刻板印象如此揮之不去,還有另一個原因。我們傾向和擁有同樣看法的人互動,那些看法因此變得更極端了。這種現象叫群體極化,在數百次的實驗裡都體現過。《逆思維》

安全感與歸屬感使人固守在既有的認同與信念之中,故而作者提供了幾個扭轉刻板印象的解方,包括:概觀效應(從太空中看過地球的人傾向將焦點放在群體福祉而非個體幸福)、同情敵人(認識個別成員會賦予團體人性)、反事實思考(假設平行時空裡的你位於不同立場)等等。

透過換位理解,有利於淡化刻板印象,讓人對事物產生新認知;而經過溝通聆聽,則能引導自我發現,促使他人做出新改變。

  當人們忽視建議,那並非總是因為他們不贊同。有時他們是抗拒那種壓力感,以及別人在控制他們的決定的那種感受。為了保護他們的自由,動機式晤談者不會給予命令或提出建議,而是可能說些什麼,再加上「這裡有幾點曾經幫助過我,你認為其中有任何可能對你有用處嗎?」《逆思維》

  當我們試圖讓他人改變,那可能是一項艱難任務。即便我們有最佳的意圖,也很容易落入模式之中,成為在講壇上布道的傳教士,進行結辯的檢察官,或者是發表競選演說的政治人物。我們都容易受到「翻正反射」的影響,正如米勒及羅爾尼克所描述,那是修正問題並提供答案的欲望。一場技巧純熟的動機式晤談能抵抗翻正反射。雖然人們希望醫生能治好他們的骨折,然而,說到他們腦子裡的問題時,他們要的經常是同情多過解決方法。《逆思維》

在本書裡,作者以「重新思考」為核心,試圖將論述範圍由個體推展至社會,讓大眾勇於質疑陳舊觀念,挑戰既有作法。如果說第一部的更新自我觀點是「點」,第二部的開啟他人思維是「線」,那麼第三部的終生學習社群便是「面」。

因此,在遭遇分歧時,應考慮議題的「複雜性」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

  心理學家對此有個說法:二元偏誤。這是一種基本的人類傾向,將複雜的連續性簡化成兩個類別,藉此尋求澄清及結束。……
  這種傾向的解藥是複雜化:在某個主題展現各種觀點。我們或許相信,透過以一體兩面的方式討論敏感話題,我們會逐漸進步。不過假我們透過稜鏡的許多鏡片來呈現這些主題,人們其實會更傾向於重新思考。……
  一點複雜性能瓦解過度自信的循環,並且激發重新思考的循環。這讓我們能更謙遜地看待自己的知識,也更懷疑自己的看法。它能帶給我們足夠的好奇心去發現我們缺乏的資訊。《逆思維》

在教導知識時,應重視「主動提問」的積極思考而不僅是「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

  我們不難看出來,為何乏味的講座會失敗,不過即使最吸引人的講座也可能為了一個比較不明顯但更令人擔心的原因而達到目標。講座不是為了提供對話或不同意見而設計;它是要把學生變成被動的資訊接收者,而不是主動的思考者。在上述的整合分析中,講座在揭穿已知的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去重新思考時,效果尤其不彰。實驗顯示,當講者傳遞激勵人心的訊息,觀眾比較不會仔細檢查教材,而且會忘記更多內容,即便他們聲稱自己記得大部分。《逆思維》

而在職場工作時,則應鼓勵「創新彈性」避免將「一貫做法」視為理所當然。書末作者更以職涯為例,強調時常重新思考人生規劃的必要性,以避免遭遇認同早閉的情況與恆毅力的陷阱。

  當我們決定投入一項計畫,但是它卻沒有照我們希望的方式走,我們的第一直覺通常不是去重新思考。相反地,我們傾向加倍努力,把更多資源投入這個計畫裡。這種模式稱為承諾升級。……沉沒成本是一種因素,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顯然是心理勝過經濟。……因為我們把產物合理化,不斷我們先前的信念自圓其說,以便安撫我們的自尊心,保護我們的形象,並且證實我們過去的決策有效。
  承諾升級是可以預防失敗的一個重大因素。諷刺的是,它也會受到最著名的成功引擎之一,恆毅力的刺激。恆毅力是熱情及毅力的組合。研究顯示,它能在激勵我們完成長期目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說到重新思考時,恆毅力可能會有黑暗面。……研究者甚至表示,抱持恆毅力的登山者更可能在遠征時喪命,因為他們決心不計一切代價要攻頂。在英雄的堅持與愚蠢的頑固之間有著細微的差別。有時候,最好的那種恆毅力是咬堅牙關,轉身離去。《逆思維》

  ……認同早閉是指我們太早確定自我感知,卻沒有足夠的實質審查,然不願思考替代性的自我。
  在職業的選擇上,認同早閉經常始於成人問孩子:你長大想當什麼?……
  有些小孩的夢想太渺小。他們只願跟隨家人的腳步,從來不曾真正思考替代方案。你可能知道有些人面對相反的問題。他們的夢想太高遠,變得依附在不切實際的崇高願景。……
  即便小孩對於證明實際的職業道路感到興奮,他們以為是自己的夢想工作最後可能是噩夢一場。孩子可能最好要明白,職業是要採取的行動,而不是要聲稱的身分。當他們把工作視為他們做的事,而不是他們的身分,他們就會變得更願意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逆思維》

不知道是譯者翻到最後工作疲乏,還是作者寫到最後靈感枯竭,讀到第三章時,漸漸覺得內容的質量下降,遣詞用句也變得拖沓冗長。雖然整體而言瑕不掩瑜,但收尾不佳仍有點遺憾。借用評論網文的術語來說,就是作者越寫越水字數,然後還有點爛尾(笑

在寫心得之前,我其實沒有想摘那麼多段落,但也許是受了《打開演算法黑箱》的影響,一方面覺得作者精闢的見解和中肯的語句不少,與其整理轉述,不如直接引用了吧;另一方面也覺得本書的架構分明且言之有物,於是不知不覺記錄了很多每章的重點。

真的是又厚又長,但不難讀的一本書。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