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讀書心得

數位行銷。

本作可說是網路廣告的入門書。它的內容不僅紮實易懂,在闡明論點之餘也不忘實例應用,其優點是讀者可以迅速掌握各種基礎觀念和做法,缺點則是龐大的資訊量使人應接不暇,且舉例大多是微信微博的傳播模式。

由於作者是大陸人,因此書裡提及的網路社群和電商平台都是大陸原生,如微博天貓京東騰訊,基本看不見國外品牌像是臉書推特樂天亞馬遜。雖然全書架構分明,也介紹了很多不同的行銷方式,但乍讀之下仍不免有種「怎麼都在講大陸做法」的封閉感。

所謂流量,在網路的情境用語裡,既是看不見的「訪客數」,也可以是看得見的「點擊率」。而本書的主旨便是希望將「流量」化為「銷量」,並透過花樣百出的行銷手段讓「流量」源源不絕──可惜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如今的網路使用者早已見識過各式琳瑯滿目的刺激和洗禮,我很懷疑這些手段對促進消費到底還剩多少作用。

話雖如此,不過書裡不少概念讀來還是挺有意思的。
像是第二章講品牌,在建立定位時有「對立」「獨特」「升維」三方式,而在傳播經營上則有「認知」「認同」「認購」三階段。還有第三章講廣告,提及「場景行銷」(節日消費)、「原生廣告」(浸入式體驗)等等將廣告內容融入用戶當下情境的不自覺模式,以區別傳統大型看板和電視廣告主打與用戶建立情感和認知的潛移默化──流動的人(街道)看不動的媒體(看板),不動的人(沙發)看流動的媒體(電視)──這原則總結得很精闢。

除此之外,第四章的裂變可說是全書的核心。透過裂變的舊拉新,可以完成作者所畫的「流量池」大餅,因而本書後半段的重點都在闡述如何「發掘用戶」「增加黏著」「鼓勵傳播」以達到流量的循環擴充。至於手法方面,就會進入你我消費者最熟悉的環節,比如遊戲集點,打卡優惠,分享獎勵等等──通通都是玩膩了的老梗。

 
我個人比較喜歡,也比較欣賞的,是第七章講的事件行銷。某些廣告結合時事產出「梗圖」或「金句」,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加深了消費者的認知印象和品牌好感。作者認為,在選擇事件方面要注意「熱點」「爆點」「賣點」「槽點」「節點」,既要有梗有內容,也要快速有效,不然抓不到點流於平庸,而時效過了就變炒冷飯。
 
這就是為啥每個臉書小編都得想辦法跟得時代潮流(笑)
 
最後,本書提到了科技側的設置,包括定投廣告(針對行動裝置定位)、搜尋入口(SEM和SEO)等,從技術層面獲取流量並提升網站排名曝光,只是演算法之類的對我來說實在有點難懂。而直播帶貨和跨界行銷(強強聯合)已經非常普遍,倒也沒什麼好介紹了。
 
#楊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