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檸檬圖書館(讀書心得 #有雷

直到遇見你
我才明白自己如此孤獨。

本書寫的是一個十歲小女孩克麗索,在遇見了同樣愛讀書的朋友小梅後,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陪伴,並從中獲得溫暖與力量的故事。

明明是一本療癒系小說,卻硬是讓我讀出了單身狗的悲傷。

  爸爸每次都說「人要當自己最好的朋友」。小時候我不懂,不過現在我懂了。他的意思是,我們應該要樂於獨處;不該仰賴其他人逗你開心。他也說過,他不需要其他人。《檸檬圖書館》

克麗索的父親是位編輯,整日忙於校稿與工作;而克麗索寄情書本,性格安靜且經常獨自一人。在母親因病去世後,父女倆過著平淡冷清的日子;直到小梅闖進克麗索的生活裡,帶給她志同道合的友誼與歡樂,她才突然明白自己的內心一直渴望有人陪伴。

在與小梅相處的過程裡,克麗索不僅擁有了友誼,同時也從小梅的母親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母愛與親情,這使她益發珍惜這段親近的人際關係。某一天,當克麗索邀請小梅到家裡玩,在分享書籍和參觀書房時,兩人竟意外發現書架上克麗索母親的舊書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整排各式各樣的檸檬──父親用來寫書的檸檬。

  「他們無法理解有些人不需要其他人。他們以為獨立就是孤單,沒有教過他們內在力量是什麼。」爸爸是內在力量的死忠信徒,他不時會說:「要是我出了什麼事,克麗索,妳也會好好的,因為妳擁有強大的內在力量。」《檸檬圖書館》

老實說,我其實很想知道克麗索的父親到底在想些什麼,但小說裡並沒有詳述這件事。在克麗索的視角裡,父親搬離(近乎丟棄)母親藏書的行為,以及投注全心撰寫檸檬書籍的舉止,都帶著某一種暗示性的精神病態。父親病了。他並不像自己說的那樣,擁有強大的內在力量;也不像他自承的那樣,不需要別人。

小說的後半,克麗索寫了一篇關於孤單男孩遇上開朗女孩的故事,並從父親接續寫下的情節裡,得知了父親其實非常想念母親。父親只是故作堅強,用冷靜的姿態緊緊壓抑悲傷,與他人隔絕的同時也教導克麗索這樣做。

以為不去感受就能保護內心,卻只是讓人更感孤寂。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小說最後引用了英國詩人的話來闡述它的主旨。雖然是很積極陽光正面向上的想法,可我總忍不住想,如果克麗索不是跟小梅交上朋友,而是在學校被霸凌的話,大概會比較更希望當一座孤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說到底,這是一個快樂而充滿希望的結局。但現實不總是如此。失去摰愛的父親很可憐。留不住陽光的時候,也會想像如果從來沒有看過光就好了。大概我是一個如此悲觀的單身狗,所以反倒覺得遇見,也是一件挺杯具的事。

#喬.柯特李爾(Jo Cotter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的頭像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