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隱蔽搜查(讀書心得
非常特別的警察小說。
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以「警察」為主體的小說,內容不是推理,就是犯罪,也或者可能像歐美小說一樣,帶有驚悚或恐怖的元素。不過今野敏的《隱蔽搜查》卻都不是。它明明是警察小說,寫的卻是名為「警察」這個機構所呈現的組織體系,也就是俗稱的「官僚」。
這種與眾不同的切入點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的主視點,龍崎伸也,任職於警察廳長官官房總務課,是擔任課長一職的高級事務官。畢業於東大法律系的他,對於職場的內部派系和人情世故毫不關心,無論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他所考慮的唯有合理性。這種公事公辦,不懂變通的處世態度,使龍崎被周遭的人冠上「怪人」的稱號,然而他認為他只是堅守原則:「身為國家公務員,就應該為國家犧牲奉獻。」
某日,東京都內發生了一起殺人案件,這讓一板一眼的龍崎與擔任警視廳刑事部長的小學同學伊丹俊太郎有了交集。雖然周遭的人的都一廂情願地以為龍崎和伊丹是從小相識的至交好友,但事實上,龍崎非常討厭伊丹。
從小學開始,伊丹俊太郎就是班上的中心人物,而跟在他身邊的親衛隊,常常藉著各種機會欺負龍崎──就是所謂的「霸凌」。當龍崎與伊丹再次在警察錄取的研習會場見面時,伊丹向他搭話的口氣彷彿已經完全忘了曾經霸凌過他。不過龍崎絕不會忘記伊丹曾經放任手下欺負他,並且袖手旁觀的事。
幼年受辱的記憶使龍崎決心要出人頭地,有朝一日站上警界的高位。
有別於其他警察小說裡不時出現的「性格反骨」的警察,龍崎伸也毫無疑問是個「堅守體制」的官僚。這也是這本小說最厲害的地方。我認為作者運用龍崎和伊丹這兩個人物做為對照,展現了「遵從體制並不代表姑息苟且」與「為了好結果違背體制的同時便也產生了作惡的可能」。更進一步來說,這其實是個「程序正義」的辯論。
正如同《Boader》裡的刑警石川即使可以看見被害者的亡靈得以指認兇手,但如果拿不出足以定罪的證據,兇手依舊逍遙法外。這時候觀眾就會忍不住同情起正義感強烈的石川,認為有錯的是無法抓住兇手的司法系統。
然而,現實裡基本上沒有「可以確定兇手」的這種好事。因此,想揭開兇手的真面目只能依靠「心證」和「物證」。最佳解當然是心證和物證合一,你認為的兇手能經由體制逮到,正義得以實現。不過一旦心證與物證分離,就會產生「不能抓住兇手的體制無法實現正義」與「違背體制的緝兇難道就是正義嗎」的矛盾。
正義需要被檢驗。程序是確保正義不會變成個人私刑的藉口。這大概就是「程序正義」的核心。不過在很多小說裡,不完美的程序確實宛如反派的幫兇,否則就不會有羅賓漢這類的角色了。
《隱蔽搜查》是一本警察官僚小說,但它所指稱的「官僚」其實有兩種涵義:第一種單純從身份上來說,也就是公務員;第二種則是形容詞,指的是因循苟且,相互推拖,效率低下的官僚主義。龍崎伸也雖然具有第一種身份,卻絕對不是第二種人。
另外,我在這本小說裡最喜歡的人物是伊丹。他其實也有他的底線和原則,可他的思考邏輯比剛硬的龍崎更像普通人,會因為考慮了各種情勢的綜合情況而產生動搖,不但出言勸說龍崎妥協(使龍崎一度陷入猶豫),甚至在最後做出決絕的行動。我非常喜歡這種既強悍又脆弱的性格,很像現實中會出現的人。即使是一意孤行的決斷,也非常帥氣。
然後因為期待伊丹後續的出場,所以我去借了同系列的續集。
#今野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