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風起隴西(讀書心得 #小雷

 
本書正文精彩,後記有趣,
更把「裝肖維」三個字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
當然我指的是很厲害的那一種。
 
作者馬伯庸似乎是寫小說的高手。他的《古董局中局》和《長安十二時辰》都排在我想看但還沒看的書單上。《風起隴西》因為全一冊,好借,便先借來看了。
 
本書以三國歷史為背景,描寫蜀漢和曹魏互相攻防的情報角力戰。雖然作者在後記裡自承寫作的靈感仿自英美小說,而靖安司、司聞曹、軍正司之類的蜀漢機關也是憑空杜撰、毫無史實根據的小說家之言,不過整本書的情節依然各種懸疑刺激,令人懷疑作者是否天生就是個當間諜的料(?)
 
  「在靖安司眼中,只有敵人和偽裝成自己人的敵人。」《風起隴西》
 
本書由蜀漢靖安司從事,荀詡,領銜主演。當讀到他把家人從成都遷來漢中的情節時,我一度揣測也許之後會上演綁架妻小的戲碼,這樣說不定就變會成三國版的《即刻救援》了。可惜並沒有。這是一部鬥智片,而不是動作片(笑)。
 
我個人非常喜歡「盜取弓弩設計圖」這個點子。連弩據說是諸葛亮發明的。這使得「曹魏想偷學蜀漢的軍事科技所以派出間諜」的情節非常具有說服力,甚至讓讀者產生一種「搞不好在湮滅的歷史裡真的發生過這類事」的想法。
 
以假亂真。
然而無法證明到底是真是假。
 
這大概就是歷史小說最有趣且迷人的地方。
 
作者在後記提到,他之所以產生將小說情節嵌入歷史裡的構想,是受到了《謀殺金字塔》三部曲的啟發。我沒看過這套書。不過讀完作者後記後,我也想找時間讀看看。
 
此外,作者後記也寫到很多讀者反映本書的西化翻譯腔太重。我也有同感。雖然故事很精彩,但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覺得文字不夠洗練。可我後來想想,台灣小說家的西化翻譯腔更嚴重,不論是字詞,還是句式,讀起來總給人僵硬的感覺。
 
接下來想讀看看《長安十二時辰》。還好作者沒取「長安24小時」或「一日長安」之類的名字,否則我可能不會想看。(笑)
 
#馬伯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的頭像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