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白的解剖(讀書心得

 
這本書頗不好讀。
 
讀完,第一個感覺是,果然創作這件事,還是要從人身上找答案。不然讀再多的理論方法,也只會讓人越來越混亂。於是讀到後來,我乾脆不吸收知識了,就把它單純當一本分析書來看。否則想東想西,以後真不知道以後要怎麼寫文章。
 
我特別喜歡作者解說《愛情,不用翻譯》的橋段,會讓人想再把這部電影重新看一遍。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只覺得男女主角的互動很疏離,有時候甚至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但經過作者的解讀,就覺得自己更能看懂男女主角之間精煉又富有層次感的互動。
 
本書的作者認為,所謂對白,並不是將日常活動中的人際關係直接搬上檯面,而必須經過提煉,才能使對話既切合人物性格,同時又能帶動劇情。好的對話不該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意義,而要能反映出人物未能說出心理活動。
 
不過這就又陷入一種吊詭的情況:有時候作者不寫白,讀者根本看不懂。就像書裡分析《大亨小傳》黛西之所以向丈夫找碴,其未說出的內心深意是為了透過敘述者之口,將夫妻不合的消息傳到蓋茨比耳裡,促使蓋茨比主動前來找她。
 
經過作者分析,這鋪陳顯然滿合情合理的。只是身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在讀這段情節的時候,只覺得突然找碴的黛西根本就是個莫名奇妙的女人,便草草讀過這段(反正不影響大方向的劇情)。
 
大部分的讀者,在讀到不太理解的地方,通常不會花費心思去推敲作者的深意,而會選擇直接略過。雖然作者大可主張他的對白如何地精妙絕倫,但如果讀者不捧場,也就失去了意義。畢竟「對白」本來就是為了傳達某種事物而產生。因此,對白要寫得俗雅共賞真的滿不容易的。
 
至於書裡另外提到關於文句、語法、音節的運作,雖然都是用英文當例子,但作者認為「理性」、「冷靜」的心理情緒宜用長句,「感性」、「激動」的心理情緒宜用短句,倒也滿適用於中文寫作的,可以權當參考。
 
#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房間裡的唐吉訶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