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同版本的我們(讀書心得
得不到的永遠最好(?)
但沒得到或許也好
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我一直聯想到《雙面情人》這部電影。電影裡,女主角是否趕上剛好抵達的地鐵成了命運的分歧線。剛好搭上地鐵的她:準時回家目睹男友劈腿現場,揍了男友一頓,分手把頭髮剪短(這是讓觀眾區隔出另一個她的好手段)。搭下一班地鐵的她:男友出軌依舊,但她沒發現,繼續交往了好一段時間。
就是這種枝微末節的地方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而這本小說的命運分歧點則是女主角騎腳踏車摔車。於是,身為戀愛遊戲玩家的你,有三個版本選項:
第一版:男主角救援,陷入戀愛,結婚。
第二版:男主角救援,道謝別過,各自生活。
第三版:男主角救援,苦戀分手,各自結婚。
……結果到頭來男主角都是要救援的!
所以這故事啟示是,有時候就算命運設下了明顯的陷阱,人還是會跳進去。但在跳進去之前想像一下沖水馬桶說不定有助於恢復理智。
老實說,這本小說很不好讀。撇開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外,會有一種在攪爛泥的感受。不過一邊攪,還是一邊忍不住好奇這坨爛泥攪出來會是什麼東西。(有點像是為了玩完所有角色的支線劇情而在破關之後重頭進行第二回目和第三回目)
但其實人生就是離婚和外遇的歷史。這結論聽上去真令人胃疼。
或者抽換詞面。
人生就是相遇與別離的歷史。
這樣子聽起來好點了,對吧?
全站熱搜